关于举办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届研究生学术论坛的通知
副标题: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定于2022年3月5日上午8:30在国际交流中心104会议室进行,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论坛议程:
时间:2022年3月5日;地点:交流中心104会议室
时 间 | 会议内容 | 主持人 |
08:30-08:45 | 开幕式 | 冯浩 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 |
08:45-08:50 | 旱区逆境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朝阳介绍论坛筹备评选办法 | |
08:50-09:10 | 景航:氮添加对油松不同径级细根根际土壤CO2和N2O释放有相反的影响 | 王飞 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 |
09:10-09:30 | 韦 峰:空洞病致病菌YL19基因组测序及草莓黄单胞菌种群分析 | |
09:30-09:50 | 段成娇:重金属胁迫下微生物-土壤-植物互作机制及其环境效应 | |
09:50-10:10 | 琚传凤:Ca2+依赖的CBL2/3-CIPK3/9/26和CPK5介导的液泡锰转运体MTP8连续磷酸化有助于维持拟南芥锰稳态 | |
10:10-10:30 | 茶歇 | |
10:30-10:50 | 王宝荣:枯落物-土壤剖面微生物残体的积累特征及其对有机碳的贡献 | 王晓杰 植物保护学院 教授 |
10:50-11:10 | 柏星轩:小麦广谱抗条锈病机理解析及抗病材料创制 | |
11:10-11:30 | 杨文嫁:调控深层土壤水分利用实现黄土高原旱作小麦高产高效 | |
11:30-11:50 | 张敏:小麦杂种坏死基因Ne1和Ne2的精细作图及其在中国的分布分析 | |
11:50-14:30 | 午 休 | |
14:30-14:50 | 杨凯:生物结皮坡面不同降雨历时的产流特征 | 杨琴 农学院教授 |
14:50-15:10 | 王晓婷:瑞华麦520与丰德存麦12号中互作位点(3BS-4BL)提高小麦成株期抗条锈性及控制拟黑颖的表达 | |
15:10-15:30 | 申恩帅:降雨对坡面薄层流阻力特性的影响 | |
15:30-15:50 | 郭效龙:基因功能分析揭示TaGSK3基因的自然突变如何被环境选择 | |
15:50-16:10 | 茶 歇 | |
16:10-16:30 | 李建军:柴达木盆地沙丘移动的空间分异及对形态参数的响应 | 邓蕾 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 |
16:30-16:50 | 穆 波:基于葡萄白粉菌效应因子CSEP118揭示抗感病葡萄差异机理 | |
16:50-17:10 | 瞿晴:根际土壤微生物指数的分层比可指示退耕还林过程土壤微生物活性 | |
17:10-17:30 | 王斯文:中间偃麦草和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部分St组染色体的FISH核型构建及特异分子标记开发 | |
17:30-17:40 | 专家组评议讨论 | 评审专家组 组长 |
17:40-18:10 | 1、专家组组长宣布评选结果 2、颁奖 |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2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