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

固原生态试验站介绍

副标题:

时间:2014-06-30  来源:文本大小:【 |  | 】  【打印

  固原生态试验站介绍 

  一、发展历程 

  1976年,为解决宁南山区水土流失和人民生活贫困问题,中国科学院根据周恩来总理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从科学院生物地学口抽调包括水保所在内的14个所50多名科技人员到宁南山区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考察与合理利用研究。1979年国家批准中国科学院在全国不同类型区设立5个农业现代化科学试验基地县,水保所作为带头单位设立了5个农业现代化科学试验基地之一的固原上黄科研基点。1986年科学院正式批准固原科研点扩建为固原生态试验站。1996年8月固原生态试验站被中国科学院和宁夏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为双重管理。199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建后,固原生态试验站成为学校的野外教学试验基地。2007年,水利部批准固原生态试验站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20年来,先后有三代100余名科技人员参与固原生态试验站的试验研究工作,山仑院士、陈国良研究员、程积民研究员、马永清教授为历任生态站站长。“刻苦钻研、坚忍不拔、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 

  二、自然条件与生态类型代表性  

  中国科学院宁夏自治区固原生态试验站位于黄土高原中偏西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的固原市原州区。地貌属黄土高原梁状丘陵类型。东经为106°26′~106°30′,北纬为35°59′~36°3′。依照“生态环境领域国家野外站布局分区图”属于IIC5区,即黄土高原北部草原-农业生态区。 

  其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用地结构在宁南、陇中、青东黄土丘陵区均具典型代表性。该区域辖地2.68万km2,农业经营为农牧交错生态类型区域。特别是所在的宁南黄土丘陵区,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与生产条件十分恶化,经济极不发达,属于典型的半干旱退化山区。辖区内包括固原市五县一区和同心、盐池部分地区,是回族聚居地区。耕地面积42.61万h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3.5%,现有人口232.5万人。人口密度为76人/km2。多年平均降水量227~651 mm,降水400~500 mm的地区占总面积的55%左右,年内60%的降雨集中在7~9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属典型半干旱区。本区地势高亢,海拔1500~2000 m,沟谷发育,土壤侵蚀严重,侵蚀模数1000~8000 t/km2。土壤类型以黄绵土、黑垆土、灰钙土为主,其中黄绵土面积占土壤面积的56.5%。植被为森林草原过渡到干草原景观。 

  固原站海拔平均高度1750 m,相对高差234 m。气候:属于典型半干旱区。年均温度7℃,年降雨量422 mm,年干燥度1.55,年辐射量127.6千卡/cm2,≥10℃积温2573℃,无霜期152天。植被与土壤:植被典型草原,土壤从普通黑垆土向淡黑垆土过渡,农作物种植制度由春麦秋杂区向冬麦秋杂区过渡。 

  三、主要研究领域与成果  

  结合所代表类型区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特点,以黄土高原西部半干旱、偏旱丘陵区为对象,围绕农业资源特征及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治理与农林牧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和可持续发展、农林牧生产潜势开发的理论与技术这一方向,研究半干旱、偏旱生态环境特征及演变规律、高效复合生态农业系统结构功能过程及系统生产力调控原理,开展以生态农业建设为中心,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发展高效庭园经济为突破口,主攻水、热、光、能资源高效利用及模式建造关键技术集成,为黄土高原西部丘陵区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的建造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示范样板。主要研究内容有: 

  1.半干旱、偏旱区复合生态系统要素(气候、土壤、水、植物、人为活动)、结构和功能、土地利用以及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的长期动态监测; 

  2.农业资源特征及其时空变异过程机制; 

  3.小流域水资源循环、调控及高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 

  4.农林生态系统退化机理与系统修复途径; 

  5.灌草植被恢复建设模式与环境效应评价; 

  6.高效庭园生态经济模式建造理论与技术; 

  7.旱地农业水土资源潜势开发关键技术; 

  8.旱区小流域数字化管理与4D技术开发应用; 

  9. 世界性恶性杂草列当生物防除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经过近二十年的试验研究,取得研究成果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二项,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共24项。已形成了宁南山区综合性强、学术水平高的试验研究与示范基地,为我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牧业研究及流域综合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半干旱地区作物对有限水分高效利用的原理与技术”、“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定位试验研究”,“黄土高原旱作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宁夏宽谷丘陵区(固原)集水型高效农牧开发与生态建设研究”,“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宁南旱区稳定型种植制度研究”,“玉米诱导恶性杂草列当发芽并将其生物防除”等10多项成果在丰富了我国旱作农业的理论与技术,在学术上具有重大创新,在生态环境建设模式方面有重大突破。 

  多年来形成了—批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其中“农林牧优化结构模式与增产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1990年百项重大推广项目之一,“一种新型抗旱剂-钙与赤霉素合剂的研制及在旱作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小麦新品种宁冬1号的选育”,“田间微集水种植技术”,“固原县旱作农业增产体系及依据研究”,“三化两提高生态经济治理模式”,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了宁南山区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获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上述成果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累计增产粮食4.5亿公斤,累计经济效益6.5亿元。 

  生态站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宁南山区农业建设和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曾先后被县、地评为农业建设先进集体;被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协评为山区普及科技知识先进集体;被中国科学院和西安分院评为科研先进集体及野外先进台站。2000年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联合授予“全国科技扶贫先进单位”,生态站两名站长被授予“全国科技扶贫先进个人”。 

  四、研究条件 

  固原站建站20多年来,围绕区域水土流失与干旱等生态环境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与示范,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验研究和观测体系。包括:川地、山地水、土、气、生四个因素的综合观测体系;林地水循环及水土保持效益定位监测与试验研究;草地水循环及水保效益定位监测与试验研究;坡地土壤侵蚀规律定位监测与试验。已经积累了研究区20多年包括水土流失、植被恢复、农业管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试验观测数据资料和图象资料。 

  固原站在固原市原州区市内和河川乡建有2600 m2科研生活综合科学大楼和设施,分别建有土壤物理、土壤化学、植物生理实验室,科研设施齐全,生活交通方便。 

  五、研究队伍  

    赵世伟研究员(站长)、郑纪勇副研究员(副站长)、佘雕副研究员(副站长)、马永清教授、安韶山研究员、郭忠生副研究员、常晓峰助理研究员、黄菁华助理研究员、胡斐南师资博士后、李朴芳师资博士后。
  
                    高效庭院经济                                   河川基地
  
                      微气象观测                                     小区定位试验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