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

神木侵蚀与环境试验站

副标题:

时间:2014-06-30  来源:文本大小:【 |  | 】  【打印

神木侵蚀与环境试验站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带位于北纬35º20′—40º10′,东经103º33′—113º53′,海拔高度700-2955m,年降雨量250-450mm,风沙地貌和流水侵蚀地貌交错分布。水蚀风蚀交错带面积占黄土高原面积的28.56%。各种水蚀(片蚀、细沟侵蚀、切沟侵蚀、沟道侵蚀、洞穴侵蚀)和风蚀(吹蚀、扬蚀和风沙流动堆积)全年相互并存、交替进行。该区域土壤侵蚀严重,据估计风蚀模数可达7500-15000t/km2.a,水蚀模数为5000-10000 t/km2.a,植被稀疏、沙漠化严重,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困难。这一地区是我国防沙固沙、农牧交错带生态植被恢复以及煤气开发的重要区域。 

  神木侵蚀与环境试验站始建于1991年,2007年成为水土保持研究所正式野外站点,挂靠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陕西省神木县以西14km处的六道沟流域,北依长城,地处毛乌素沙漠的边缘。流域面积6.9km2,主沟道长4.2km。年平均气温8.4℃,无霜期169天,平均降雨量437.9mm,平均干燥度1.8,属典型的半干旱区。试验站地处典型的水蚀风蚀交错地带,同时也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试验站以水土流失防治和风沙固定为研究重点,对水蚀风蚀交错地带和农牧交错地带流域范围内水蚀风蚀规律,物质、能量循环与生产力转化机理与耦合机制,SWAT界面物质能量交换过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研究,小流域水蚀风蚀预报建立、物质循环和转化、退化生态系统重建恢复模型,生态系统植被景观格局演变与水蚀风蚀演替关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成果对水蚀风蚀交错带和农牧交错地带生态恢复与生态安全系统理论的建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试验站现有4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办公室等,可容纳40多人生活及研究用房。现有实验室3间,野外试验用地100多亩,建设有径流小区50多个(附有围栏保护),气象监测站2处(附有围栏保护),土壤水分定位监测点500余处,小流域把口站2处,山上供水设备3套,10万元以上仪器10余件。目前有40余名固定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在该试验站进行科学研究。本站实行对外开放,为开展国内外合作研究和培养人才服务。 

  目前在试验站进行的研究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 

  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0余篇(近5年),出版专著5部,培养研究生60余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发明专利4件。 

现任站长:李世清研究员   副站长:王文龙研究员、樊军副研究员
  
                      径流试验场                                      径流小区
  
                     气象场                                             神木水蚀风蚀
    
                      渗漏池试验                                      土柱试验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