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

子午岭土壤侵蚀与生态环境观测站介绍

副标题:

时间:2014-06-30  来源:文本大小:【 |  | 】  【打印

子午岭土壤侵蚀与生态环境观测站介绍      

  子午岭土壤侵蚀与生态环境观测站隶属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该观测站位于陕西省延安市乔北林业局任家台林场所辖林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09011’,北纬360 05’,距陕西省富县县城西北30km,宜兰公路贯穿境内。 

  子午岭是目前黄土高原残存的惟一天然次生林区,在黄土高原人类活动和植被演变与土壤侵蚀和土壤演变中具有代表性。该区在近140年的时间内,植被经历了原始植被人为破坏——天然次生植被恢复一一近几十年人为再次破坏的演变过程,致使生态环境发生演变,特别是土壤侵蚀经历了原始植被破坏下的加速侵蚀过程——次生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侵蚀过程一一现代人为破坏植被加速侵蚀演变过程,为研究土壤侵蚀与生态环境演变提供了天然的研究基地。 

  子午岭土壤侵蚀与生态环境观测站建于1988年,系根据唐克丽研究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而专设的试验场,重点研究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变的关系。观测站径流小区布设于北洛河三级支流一—瓦窑沟小流域,占地5.6hm2。地貌类型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海拔920-1863m,年均气温90C,年降水量576.7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的60%以上。观测站所在地的林木郁闭度达0.7以上,主要树种有辽东栎、山杨和白桦。林下草灌丰茂,主要有绣线菊、胡枝子、白草、羽茅、铁杆蒿等,地面枯枝落叶层厚约2-5cm。土壤类型为灰色黄土正常新成土,有明显的有机质积累,但淋溶层和淀积层发育不明显。 

  该观测站试验设计的特色在于对比研究黄土丘陵区植被破坏前后土壤侵蚀发生演变过程,剖析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的演变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揭示现代人为活动影响下坡面土壤侵蚀与沟谷侵蚀的关系。据此,径流小区布设以浅沟集水区为汇水面积,根据林地、林地开垦及林地砍伐等不同土地利用,布设了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梁坡、谷坡及粱坡+谷坡的自然坡面径流小区,小区面积变化于240-2300m2。为了对比标准径流小区(5m×20m)和包含浅沟侵蚀自然坡面径流小区的差异,分别布设了林地和林地开垦的两个标准径流小区。此 

  外,为了定量分析上方汇水汇沙对坡下方侵蚀过程的影响,还布设了不同侵蚀分带及其结合的自然坡面径流小区。观测站共布设了位于不同地形部位的林地、砍伐迹地、开垦地等14组径流小区。在进行土壤侵蚀过程观测的同时,观测站布设了林地和开垦地的大气降雨、温度、湿度、风速、地温和土壤水分、蒸发等小气候环境的观测。 

  观测站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林地水量平衡与森林植被保持水土的机理;2)林地开垦破坏后的加速侵蚀发生演变过程(包括片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3)坡面土壤侵蚀预报;4)林地破坏后梁坡与沟坡侵蚀产沙的关系;5)林地开垦前后的土壤侵蚀和土壤退化过程及土壤质量演变;6)森林植被的破坏和恢复对土壤侵蚀和生物气候环境的影响。

   

                        子午岭林区                                      子午岭林区

    

                    林地破坏后的侵蚀状况                            流试验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