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基金

2021年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副标题:

时间:2020-10-06  来源:水保所重点实验室文本大小:【 |  | 】  【打印
  一、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土壤侵蚀和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和环境的世界性问题,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尤为突出。本实验室是以黄土高原侵蚀环境调控和提高旱地农业生产力为研究方向,以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干旱问题为目标,主要研究土壤侵蚀过程及其机理、土壤侵蚀预测预报、侵蚀环境演变机制及其提高生产力途径,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侵蚀与干旱逆境下作物生理生态和土壤水分、养分循环机制及其调控,发展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新领域及其交叉学科,为加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持续发展及黄河治理服务。
  二、基金资助范围
  本实验室主要资助符合实验室研究方向,又具有创新意义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课题。主要资助如下研究方向:
  1)土壤侵蚀过程及预报 
  开展多营力复合侵蚀过程与模拟、径流调控、区域土壤侵蚀过程与定量评价研究,揭示不同尺度水文过程与侵蚀产沙级联效应,揭示水文联通性对流域侵蚀产沙影响机理并模拟其过程;开发土壤侵蚀研究新方法、新技术,构建水土流失监测及数字系统,开展全球水土流失调查、评估与制图。
  2)流域水沙演变机理与调控
  研究生态修复、生产开发建设项目及气候变化等驱动下的土壤侵蚀演变过程及其灾变机制,流域景观异质性对侵蚀产沙过程的非线性作用机制,流域水沙时空分异特征及对侵蚀环境变化的响应。
  3)生态系统修复与服务功能提升
  创新脆弱区植被恢复关键理论与技术创新,揭示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演替规律,阐明全球变化下生态系统演变规律、揭示干扰对生态系统影响机理;构建生态服务功能提升技术与评价体系,评估植被恢复的持续性及生态环境效益。
  4)旱地农业绿色生产机理与技术
  揭示作物抗旱节水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作物地上群体、根系和根际过程的互馈机制;研究作物-水分-养分耦合关系,开发适用于旱区的新一代作物模型,创建可持续耕作模式和高效农业用水模式,集成并形成旱地作物提质增效增产技术体系,揭示农业绿色生产与生态保育、水土保持协同发展机制。
  5)多尺度水土过程与效应
  开展多时空尺度水、热、物质循环和转化过程、机制及模拟研究,研究水碳过程与耦合机制,明确地下水补给途径和方式,构建多尺度植被-土壤水相互作用和物质循环耦合模型,解析水土过程驱动因子、调控机制和生态环境效应。
  6)水土保持与生态系统管理
  研究社会-生态网络空间错位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影响机理;农业与非农业发展对土壤侵蚀的驱动机制与作用途径;水土保持成本与效益的空间异置与利益权衡,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产业耦合的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案。
  三、基金资助方式
  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实验室基金,充分发挥实验室基金在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实验室基金资助方式包括如下三种类型:
 (1)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 主要资助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交叉学科和GIS支持下的黄土高原区域水土流失预报方法与模型领域开创性研究课题;该类项目采用实验室主任根据实验室特殊紧迫的研究内容独自决定的方式予以资助。
 (2)自由申请项目 根据实验室学科发展方向和国际热点研究问题,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指定4-6个重点研究领域,申请者根据自己专业特点自由申请,研究内容要具有前沿和创新性;
 (3)合作与指导性项目 研究项目根据实验室发展方向和固定研究人员承担的国家和国际合作重要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的需要确定。由实验室承担重要研究项目的研究人员负责优秀项目的遴选、研究经费的筹措、拟定研究目标、受理和完成项目申请与立项、并监督项目执行。该类项目采用不定期申请、立项的管理模式。
  四、本年度重点资助领域
 (一)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
  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交叉学科领域,特别就侵蚀环境下旱地农业中应用基础性问题,以及旱地农业生产所引起的人为侵蚀机制等科学问题进行资助;GIS支持下的黄土高原区域水土流失预报方法与模型以及侵蚀环境演变规律。
 (二)自由申请项目
  1. 土壤侵蚀过程及预报 
  开展多营力复合侵蚀过程与模拟、径流调控、区域土壤侵蚀过程与定量评价研究,揭示不同尺度水文过程与侵蚀产沙级联效应,揭示水文联通性对流域侵蚀产沙影响机理并模拟其过程;开发土壤侵蚀研究新方法、新技术,构建水土流失监测及数字系统,开展全球水土流失调查、评估与制图。
  2. 流域水沙演变机理与调控
    研究生态修复、生产开发建设项目及气候变化等驱动下的土壤侵蚀演变过程及其灾变机制,流域景观异质性对侵蚀产沙过程的非线性作用机制,流域水沙时空分异特征及对侵蚀环境变化的响应。
  3. 生态系统修复与服务功能提升
  创新脆弱区植被恢复关键理论与技术创新,揭示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演替规律,阐明全球变化下生态系统演变规律、揭示干扰对生态系统影响机理;构建生态服务功能提升技术与评价体系,评估植被恢复的持续性及生态环境效益。
  4. 旱地农业绿色生产机理与技术
  揭示作物抗旱节水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作物地上群体、根系和根际过程的互馈机制;研究作物-水分-养分耦合关系,开发适用于旱区的新一代作物模型,创建可持续耕作模式和高效农业用水模式,集成并形成旱地作物提质增效增产技术体系,揭示农业绿色生产与生态保育、水土保持协同发展机制。
  5. 多尺度水土过程与效应
  开展多时空尺度水、热、物质循环和转化过程、机制及模拟研究,研究水碳过程与耦合机制,明确地下水补给途径和方式,构建多尺度植被-土壤水相互作用和物质循环耦合模型,解析水土过程驱动因子、调控机制和生态环境效应。
  6. 水土保持与生态系统管理
  研究社会-生态网络空间错位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影响机理;农业与非农业发展对土壤侵蚀的驱动机制与作用途径;水土保持成本与效益的空间异置与利益权衡,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产业耦合的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案。

  优先资助研究内容
  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侵蚀环境演变,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
  2. 坡沟系统水蚀动力过程与侵蚀产沙时空分布特征
  3. 淤地坝泥沙沉积过程与小流域侵蚀产沙耦合关系
  4. 流域通用侵蚀预报模型
  5. 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流域水沙过程及模拟
  6. 黄土高原旱地作物高产水分高效栽培体系及理论基础
  7. 黄土高原旱地作物高产高效栽培体系中的水氮管理及调控 
  8. 黄土高原旱地作物高产水分高效栽培农田的物质循环过程
  9. 有限水分条件下光合同化物质转运调控
  10. 多变低水环境下根系生长、功能的调控及其机制
  11. 作物抗旱的分子学机制
  12. 黄土区主要优良牧草植物生产力与水分生态适应性
  13. 植被空间配置对坡沟侵蚀输沙过程的调控机理
  14. 土壤中物质迁移机制与模拟模型
  15. 黄土高原小流域降雨、产流、侵蚀、溶质径流迁移物理基础模型
  16.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水分养分空间变异特征
  17. 黄土高原水分植被承载能力确定方法
  18. 与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研究方向相关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三)合作与指导性项目 
  不定期随时根据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优选项目的进程在网上公布,并及时进入项目的申请与立项过程。
  五、基金的申请与评审
  本实验室课题资助实行基金制。国内外科学工作者都可以在本实验室课题申请指南范围内提出课题申请,经学术委员会批准资助后,可来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具体办法如下:
  1.本实验室课题的申请者一般应为副研究员(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以上科技人员或获得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其它申请者需有两名副研(副教授)以上专家的推荐;鼓励青年科技人员申请。本实验室固定人员不能参与申请,实验室以外的科研人员(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人员均可申请。
  2.请申请者登录网址:http://skl.iswc.cas.cn/ 在开放基金栏目中下载申请书及合作与指导性项目申请书,按要求认真填写,并取得所在工作单位同意(可在邮件中表明),先将电子版发送到实验室,由学术委员会通信评审后,按照相关要求,将纸质版加盖公章后,在规定日期前递交本实验室。
  3.资助课题经费的申请与使用,按照本实验室的“经费管理使用制度”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4.除基金资助课题外,本实验室也欢迎自带课题和经费及配套设备来实验室工作或参加合作研究。
  5.基金的遴选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专家评审,最后确定资助名单。
  六、基金执行说明
  1.本次基金自由申请项目及合作与指导性项目的执行期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底。自本“开放研究基金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接受课题申请,截止日期为2020年11月5日。
申请者需在规定日期内提交纸质申请书一式2份(以邮戳日期为准),并通过E-mail将申请书电子版提交到本实验室的E-mail: sunxiaomin428@126.com。
  2.基金课题每年需提交课题进展情况报告。实验室基金项目和课题结束时,均应提交结题报告。实验室将根据课题组提交的年度进展报告,决定是否继续资助及资助经费的追加或缩减。
  3.根据国家对实验室管理的有关精神,实验室客座研究人员承担基金课题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获奖),一律在作者单位栏同时标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英文名称为“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il Erosion and Dryland Farming on the Loess Plateau”。
  4.自由申请基金项目的资助强度一般为10万元(一等)、5万元(二等)、合作与指导性项目资助强度一般为8—15万元。凡属本实验室资助课题的经费,应有50%~70%在实验室范围使用。对于自带经费和课题来实验室工作或参加合作研究的项目,实验室在仪器、技术力量给予支持和经费上给予优惠。
  5.实验室拥有国内一流的研究设备和仪器,包括全站仪、等离子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能谱仪、颗粒分析仪、植物生长箱、蒸渗仪、光合测定系统、荧光仪、液流计、TDR、自动气象站、根系测定系统、流动注射仪、自动定氮仪、有机质分析仪、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液闪仪等大型仪器设备,还设有人工模拟降雨大厅、活动模拟试验土槽、干旱大厅和盆栽试验场及侵蚀环境野外观测试验场等供使用。此外,所内设立的长武、安塞、固原、子午岭、神木生态站或试验区可供试验研究。请在申请课题时请充分考虑以上研究设施。

  6.联系地址:陕西杨凌西农路26号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 编:712100
      电 话:(029)87012884
  传 真:(029)87016082
  E-mail: sunxiaomin428@126.com
  联系人:孙晓敏
  实验室网址:http://skl.iswc.cas.cn/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