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6-12-21 【字体:       
水保所重点实验室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16年12月18日-19日在西安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秦大河院士、以及山仑院士、王光谦院士、傅伯杰院士、倪晋仁院士等13位学术委员会成员,国家重点实验室特邀咨询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宋长青教授,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朱有光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钱永华副校长、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韦革宏常务副院长,水土保持研究所领导班子、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导班子及主要学术骨干出席了会议。水土保持研究所刘国彬所长主持了会议开幕式,钱永华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词。

  钱永华副校长在致词中指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要国家级科研平台,为我国水土保持及生态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实验室始终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在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钱永华副校长致词中回顾了过去一年实验室取得的成绩及学校的支持;也指出了实验室与国内外同类实验室相比存在的差异。钱永华副校长表示,今后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对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引进及硬件条件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优先支持。同时也请各位领导和专家为实验室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设性建议,学校将不辜负大家重托,全力支持实验室建设,为将实验室构筑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及人才培养基地做出应有贡献。

  朱有光研究员代表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实验室管理处发言,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成绩,希望实验室再接再厉,在解决国家需求,特别是在 “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

  会议听取并讨论了刘宝元主任关于实验室2016年工作总结报告和四个代表性学术报告;评审了2017年度实验室开放基金。会议一致认为,实验室过去一年中紧密围绕土壤侵蚀、旱地农业及恢复生态等研究方向,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新增千人计划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各1名,青年科技人才比例增加;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取得新突破,论文质量进一步提升,构建的基于植被功能性状的新一代陆地生态系统模型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完成的两份咨询报告分别已上报中办国办及国务院;参与提出的“我国耕地农业应向粮草兼顾型结构转型的建议”在中央一号文件中予以采纳;仪器设备更新及研发进展明显;自主课题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完成了实验室综合能力提升计划。

会议进一步完善了实验室2017年工作计划,各位与会专家及领导为实验室长远发展也提出了非常宝贵和中肯的建议及意见。
        
                                              会   场
       
                                        刘国彬所长主持开幕式
       
                                           钱永华副校长致词
       
                              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朱有光研究员发言
        
                                           秦大河院士讲话
         
                                     刘宝元主任做工作报告
       
                                             合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