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海龙
性别:男
职称:教授
电子邮箱:hailong.he@nwafu.edu.cn
通讯地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邰城路3号
简历
何海龙:男,1985年生,籍贯四川,中共党员。博士毕业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University of Alberta),现任职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从事土壤物理与水土保持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重点关注寒区、旱区能量与物质运移过程及机理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Reviews of Geophysics 、Earth-Science Reviews 、Advances in Agronomy、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Journal of Hydrology、Geoderma、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等领域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另有10余篇次被选为亮点论文或被媒体报道。撰写或翻译著作/教材5章节,申请专利14件(已授权国内专利7件、国际专利3件)、登记软件著作权3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先后入选美国土壤学会杰出青年学者奖、土壤物理与水文专业委员会青年学者奖(首位中国获奖学者),青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施雅风冰冻圈与环境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土壤学会优秀青年学者,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青年学者”等。研究成果荣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特等奖(第一完成人)、“陕西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二等奖(参与人)、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参与人)等。
受邀担任Geoderma、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Vadose Zone Journal等SCI期刊副主编,并获得Vadose Zone Journal 杰出副主编奖等,兼任The Innovation、《土壤学报》、《土壤通报》等期刊青年编委。同时,担任30余本SCI杂志审稿人,并参与2018及2020年IPCC报告审稿。担任国际土壤模拟联合会常务理事、热特性工作组co-lead,美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与水文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土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等,同时为国内外十余个专业学会(终身)会员。此外,受邀做国际学术报告多次,并担任美国、加拿大土壤学会年会、欧洲地球物理协会年会、国际冻土大会等多个国际专业会议的专题召集人/主持人。
工作学习经历
2003-200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士
2007-200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硕博连读
2009-2015,University of Alberta, 博士
研究方向
土壤物理、遥感水文、土壤侵蚀、气候模式、土壤数字制图、传感器研发等
承担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科技部/人社部外国专家项目,农业农村部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0余项
代表论著
论文列表详见: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Hailong-He-7/research或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en&user=El7a1jAAAAAJ&view_op=list_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