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启动项目
序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来源/编号 |
负责人 |
起止时间 |
总经费(万) |
1 |
根层养分水分对高产群体的支撑作用与调控途径 |
973子课题2015CB150402 |
邓西平 |
201501-201912 |
100 |
2 |
覆膜旱地春玉米地上群体、地下根系及根层养分水分的互作与调控 |
973子课题2015CB150402 |
李世清 |
201501-201912 |
100 |
3 |
秸秆覆盖对坡耕地细沟侵蚀过程阻控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401309 |
马波 |
201501-201712 |
26 |
4 |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风蚀规律的Be-7示踪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401314 |
张加琼 |
201501-201712 |
25 |
5 |
旱作覆膜春玉米高产体系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净温室效应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401343 |
岳善超 |
201501-201712 |
26 |
6 |
黄土丘陵区植被演替中典型草本群落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401621 |
张超 |
201501-201712 |
27 |
7 |
应用三区土盘实验解析黄土坡面片蚀动力学过程 |
面上项目41471230 |
王占礼 |
201501-201812 |
83 |
8 |
用双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凋落物分解中碳氮流通机制 |
面上项目41471244 |
邱莉萍 |
201501-201812 |
82 |
9 |
黄土区典型人工植被演替过程植物-土壤水养过程及耦合 |
面上项目41471437 |
韩凤朋 |
201501-201812 |
85 |
10 |
土壤有效N升高对白羊草群落特征及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机制 |
面上项目41471438 |
刘国彬 |
201501-201812 |
98 |
11 |
旱后复水对小麦灌浆期物质转运的调控机制 |
面上项目51479189 |
201501-201812 |
80 | |
12 |
西北黄土高原旱区增粮增效科技工程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22B01 |
张岁岐 |
201501-201912 |
661 |
13 |
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修复技术研发与示范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C01B00 |
刘国彬 |
201504-201812 |
1270 |
14 |
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示范-宁南山区脆弱生态系统恢复及可持续经营技术集成与示范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C01B01 |
安韶山 |
201504-201812 |
30 |
15 |
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 |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01045 |
焦菊英 |
201501-201712 |
103 |
16 |
干旱气象科学研究-我国北方干旱致灾过程及机理 |
中国气象局公益性行业专项(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GYHY201506001 |
陈云明 |
201501-201712 |
97 |
17 |
陕西长武黄土塬区陆面过程观测与干旱发生及解除试验研究 |
中国气象局公益性行业专项(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GYHY201506001
|
刘文兆 |
201501-201712 |
97 |
18 |
硫化氢与一氧化氮交谈调控大豆根部铁吸收的作用机制 |
中国博士后第58批面上基金一等资助2015M580876 |
陈娟 |
201509-201703 |
8 |
19 |
沟道整治新修边坡碎落台的稳定性及其水土流失机理研究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一般项目(中科院文件,人字[2014]91号) |
刘刚 |
201501-201712 |
30 |
20 |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坡耕地土壤风蚀及其预报研究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博士项目(中科院文件,人字[2014]91号) |
张加琼 |
201501-201712 |
10 |
21 |
硫化氢与一氧化氮信号交谈调控大麦幼苗耐盐性的生理及分子机制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博士项目(中科院文件,人字[2014]91号) |
陈娟 |
201501-201712 |
10 |
22 |
小麦个体化学计量驱动种群密度-生物量指数变化的研究 |
中科院西部之光博士项目(中科院文件,人字[2014]91号) |
王楠 |
201501-201712 |
10 |
23 |
调控叶绿体膜脂合成和组分提高作物抗逆及养分亏缺的作用和机制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重点项目(中科院文件,人字[2014]91号) |
殷俐娜 |
201501-201712 |
50 |
24 |
渭河流域生态-水文相互作用机理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中科院厅局文件,人字[2014]97号) |
宋进喜 |
201501-201812 |
200 |
25 |
降雨侵蚀影响下典型小流域土壤有机碳流失矿化过程及调控模式研究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中科院厅局文件,人字[2014]97号) |
李忠武 |
201501-201812 |
200 |
26 |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高产高效作物根系构型与功能的优化研究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中科院厅局文件,人字[2015]30号) |
陈应龙 |
201501-201812 |
200 |
27 |
中国森林土壤砾石含量的研究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XDA05050208-4 |
李国庆 |
201501-201512 |
15 |
28 |
渭北地区农田土壤盐碱化过程机理及趋势 |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KJZD-EW-TZ-G10 |
许明祥 |
201501-201812 |
90 |
29 |
不同抗旱性玉米品种膜脂合成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中科院文件,科发人函字[2015]94号) |
殷俐娜 |
201501-201812 |
10 |
30 |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 |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 |
樊军 |
201501-201612 |
8 |
31 |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农田土壤风蚀的Be-7示踪研究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JQ4115 |
张加琼 |
201501-201712 |
2 |
32 |
黄土塬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的温度敏感性及微生物学机制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JQ4111 |
王颖 |
201501-201712 |
2 |
33 |
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凋落物来源碳的流通机制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JQ4103 |
邱莉萍 |
201501-201712 |
3 |
34 |
硫化氢调控植物铁营养利用的作用机制研究 |
西农大基本科研业务费 |
陈 娟 |
201501-201712 |
9 |
35 |
稀土元素定量监测黄土坡面浅沟产生及发育过程 |
西农大基本科研业务费 |
刘 刚 |
201501-201712 |
9 |
36 |
植被恢复影响坡面流土壤分离过程机理研究 |
西农大基本科研业务费 |
王 兵 |
201501-201712 |
9 |
37 |
邻体竞争调控旱地小麦种群动态及其影响产量的机理研究 |
西农大基本科研业务费 |
王 楠 |
201501-201712 |
9 |
38 |
覆膜及施氮对旱作春玉米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
西农大基本科研业务费 |
岳善超 |
201501-201712 |
9 |
39 |
基于宏基因组技术的植被演替中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西农大基本科研业务费 |
张 超 |
201501-201712 |
9 |
40 |
黄土高原片沙覆盖区域片沙来源的复合指纹识别研究 |
西农大基本科研业务费 |
张加琼 |
201501-201712 |
9 |
41 |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土壤团聚体超声稳定性变化特征研究 |
西农大基本科研业务费 |
朱兆龙 |
201501-201712 |
9 |
42 |
地膜覆盖条件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与模拟 |
西农大基本科研业务费 |
冯浩 |
201508-201512 |
5.5 |
43 |
黄土区土壤剖面干燥化对降雨入渗与产流的影响 |
西农大基本科研业务费 |
樊军 |
201508-201512 |
5.5 |
44 |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中土壤团聚体演变及有机碳固定机制 |
西农大基本科研业务费 |
安韶山 |
201508-201512 |
5.5 |
45 |
水孔蛋白参与硅调节的植物缺钾响应的作用机制 |
西农大基本科研业务费 |
王仕稳 |
201508-201512 |
5.5 |
46 |
铝改性生物炭对重金属铜的吸附及形态特征研究 |
西农大基本科研业务费 |
郑纪勇 |
201508-201512 |
5.5 |
47 |
氮添加对油松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周转的影响 |
西农大基本科研业务费 |
王国梁 |
201508-201512 |
5.5 |
2016年启动项目
序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来源/编号 |
负责人 |
起止时间 |
总经费(万) |
1 |
土壤水蚀机理与过程模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1525003 |
史志华 |
201601-202012 |
350 |
2 |
西北旱区土壤干层形成过程与调控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子课题(中科院地理所)41530854 |
朱元骏 |
201601-202012 |
89.1 |
3 |
降水梯度上水养处理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一些养分过程的影响 |
面上项目31570438 |
袁志友 |
201601-201912 |
63 |
4 |
效率链框架下黄土高原流域蒸散与下垫面植被变化的耦合过程研究 |
面上项目41571036 |
刘文兆 |
201601-201912 |
70 |
5 |
黄土高原人工林对土壤干层的适应性与生态水文响应 |
面上项目41571213 |
黄明斌 |
201601-201912 |
63 |
6 |
水蚀风蚀交错区灌草植被对降雨入渗过程的影响与模拟 |
面上项目41571224 |
樊军 |
201601-201912 |
63 |
7 |
生物炭对黄土高原不同质地土壤水文过程影响及机理的定位研究 |
面上项目41571225 |
郑纪勇 |
201601-201912 |
63 |
8 |
黑土区多种外营力互作的坡面侵蚀过程与机制 |
面上项目41571263 |
郑粉莉 |
201601-201912 |
75 |
9 |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水土保持效应对干扰的响应及协同机理 |
面上项目41571268 |
赵允格 |
201601-201912 |
75 |
10 |
雨滴特性数字化摄影测量及其应用研究 |
面上项目41571269 |
赵军 |
201601-201912 |
63 |
11 |
黄土塬沟头溯源侵蚀动力过程及形态演化试验研究 |
面上项目41571275 |
王文龙 |
201601-201912 |
63 |
12 |
黄土高原退耕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来源和稳定性研究 |
面上项目41571296 |
魏孝荣 |
201601-201912 |
63 |
13 |
络合诱导植物修复的根际微生物响应机制和氮转化过程 |
面上项目41571314 |
方临川 |
201601-201912 |
63 |
14 |
个体竞争调控旱地小麦种群动态及其影响产量的机理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500320 |
王楠 |
201601-201812 |
20 |
15 |
硫化氢在大豆幼苗响应铁缺乏适应性中的作用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501822 |
陈娟 |
201601-201812 |
21 |
16 |
黄土高原次生植被自然恢复中土壤碳固持及其物理化学稳定性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501094 |
邓蕾 |
201601-201812 |
22 |
17 |
黄土高原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及不确定性分析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501301 |
杨艳芬 |
201601-201812 |
22 |
18 |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生物土壤结皮高光谱特征与提取算法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501293 |
孙文义 |
201601-201812 |
22 |
19 |
黄土高原子午岭森林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500449 |
黄菁华 |
201601-201812 |
20 |
20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森林氮沉降及其对碳吸存的贡献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503078 |
展小云 |
201601-201812 |
21 |
21 |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及示范”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700) |
刘国彬 |
201607-202012 |
3000 |
22 |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产业协同发展技术集成与模式”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700) |
刘国彬 |
201607-202012 |
|
23 |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功能提升与山地果园管理关键技术及示范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1703 |
陈云明徐炳成 参加 |
201607-202012 |
|
24 |
“黄土梁状丘陵区林草植被体系结构优化及杏产业关键技术与示范”课题专项2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专项/2016YFC0501702 |
郑纪勇 |
201607-202012 |
|
25 |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宁陕农牧交错区侵蚀草地治理模式与示范”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0704) |
魏孝荣 |
201607-202012 |
285 |
26 |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土壤侵蚀效应与控制机制”课题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 2016YFC0501604 |
焦菊英 王力 王文龙 |
201607-202012 |
520 |
27 |
“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和维持机制研究”课题“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变化的水资源效应与作用机理”之专题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科院地理所)2016YFC0501603 |
杨艳芬 |
201607-202012 |
40 |
28 |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专项-“褐土区氮磷淋溶的阻控机制与措施研究”课题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D0800105 |
郭胜利 张树兰 参加 |
201607-202012 |
395 |
29 |
“中国北方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碳氮耦合循环与碳源汇效应研究”-“植物-土壤-大气碳氮耦合循环动力学过程”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A0600800 |
袁志友 |
201607-202012 |
583 |
30 |
“黄河水沙变化机理与趋势预测”-“黄河流域水沙多时空演变及其分异规律”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402401 |
赵广举 王占礼 温仲明参加 |
201607-202006 |
375 |
31 |
高塬沟壑区流域生态修复对生态系统结构及过程的影响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定量评估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中科院生态中心)2016YFC0501602- |
刘文兆 |
201607-202012 |
84 |
32 |
流域土壤侵蚀过程模型建立与研发 |
“西部引进人才”项目,中科院,科发人函字[2015]90号 |
符素华 |
201601-201812 |
150 |
33 |
厚层黄土水分运动与降水产流 |
“西部之光”青年学者”A类,中科院,科发人函字[2015]90号XAB2015A03 |
樊军 |
201601-201812 |
50 |
34 |
草地生态恢复工程中植物-土壤界面过程与互馈机制 |
“西部之光”青年学者”A类,中科院,科发人函字[2015]90号XAB2015A04 |
武高林 |
201601-201812 |
50 |
35 |
全球变化下的黄土区典型植被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响应与反馈机制 |
“西部之光”青年学者”A类,中科院,科发人函字[2015]90号XAB2015A05 |
薛萐 |
201601-201812 |
50 |
36 |
弃耕地植被恢复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变化及其来源判定 |
“西部之光”青年学者B类项目,中科院,科发人函字[2015]90号XBA2015B03 |
邓蕾 |
201601-201812 |
15 |
37 |
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有机碳官能团特征研究 |
“西部之光”青年学者B类项目,中科院,科发人函字[2015]90号/XAB2015B05 |
黄菁华 |
201601-201812 |
15 |
38 |
人工草地的水土保保持效应研究 |
武高林 |
201601-201812 |
150 | |
39 |
黄土高原生态服务功能提升与果园水肥协同技术集成与示范 |
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KFZD-SW-306 |
冯浩 参加朱元骏 |
201601-201612 |
500 |
40 |
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防治成效评估 |
中国科学院野外站联盟项目,课题5 KFJ-SW-YW029-05 |
王兵 |
2016-2018 |
60 |
41 |
子午岭次生植被土壤碳固持稳定性机制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JQ4006 |
邓蕾 |
201601-201712 |
4 |
42 |
菌根真菌在陕北退耕地区植被恢复的技术研究与示范 |
资源主导型产业关键技术(链)项目-农业领域2016KTCL02-07 陕科发[2016]1号 |
唐明 |
201601-201812 |
30 |
43 |
旱区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生境过程调控与面源污染防治优化决策支持系统 |
重点产业创新链-农业领域2016KTZDNY03-06 陕科发[2016]1号 |
冯浩 |
201601-201812 |
80 |
44 |
陕西渭北旱塬天然草地物种、谱系和功能多样性对地上生产力的影响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JQ3008) |
李伟 |
201601-201712 |
4 |
45 |
转抗逆基因苜蓿的耐旱机理及其遗传稳定性研究 |
西农大2015年第一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452016212 |
王智 |
201601-201812 |
20 |
46 |
冻融对风水蚀复合区土壤可蚀性的影响研究 |
西农大2015年第一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452016216 |
马波 |
201601-201812 |
20 |
47 |
微生物介导的土壤氮素养分转化对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植被演替的响应 |
西农大2015年第一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452016207 |
王红雷 |
201601-201812 |
20 |
48 |
根系性状对旱地冬小麦密植高产的调节机理研究 |
西农大科技创新专项 |
方燕 |
201601-201812 |
10 |
49 |
硫化氢调控玉米铁营养利用的作用机制 |
西农大科技创新专项2452016100 |
陈娟 |
201601-201812 |
10 |
50 |
基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细沟与细沟间侵蚀过程研究 |
西农大科技创新专项2452016102 |
刘刚 |
201601-201812 |
10 |
51 |
气候变化对岔巴沟流域土壤侵蚀影响的不确定性分析 |
西农大科技创新专项2452016103 |
杨艳芬 |
201601-201812 |
10 |
52 |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中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其来源判定 |
西农大科技创新专项2452016106 |
邓蕾 |
201601-201812 |
10 |
53 |
休眠期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生产办影响机制研究 |
西农大科技创新专项2452016108 |
郭梁 |
201601-201812 |
10 |
54 |
黄土高原森林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素的耦合关系研究 |
西农大科技创新专项2452016101 |
黄菁华 |
201601-201812 |
10 |
55 |
黄土旱塬苹果林蒸散机制及水分生产力模拟 |
水保所学科前沿科研专项 |
王力 |
201609-201912 |
20 |
2017年启动项目
序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来源/编号 |
负责人 |
起止时间 |
总经费(万) |
1 |
黄土高原土壤碳氮过程 |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622105 |
魏孝荣 |
201701-202012 |
130 |
2 |
基于同位素示踪的黄土高原果-草复合系统水分利用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601987 |
金晶炜 |
201701-201912 |
20 |
3 |
半干旱区灌-草复合系统结构和功能对增强的降雨变异的响应 |
李伟 |
201701-201912 |
20 | |
4 |
典型黄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内力作用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601236 |
胡斐南 |
201701-201912 |
20 |
5 |
黄土高原地膜覆盖冬小麦利用播前底墒的过程及调控机制 |
面上项目31672243 |
张树兰 |
201701-202012 |
61 |
6 |
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杨树磷、钾吸收、转运和水孔蛋白基因的分子调控 |
面上项目 |
唐明 |
201701-202012 |
66 |
7 |
植被恢复与坝库工程对皇甫川流域水土过程的调控与模拟 |
面上项目41671279 |
赵广举 |
201701-202012 |
66 |
8 |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中根系生产力及其对有机碳贡献辨析 |
面上项目41671280 |
安韶山 |
201701-202012 |
66 |
9 |
淤地坝赋存信息解译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演变及驱动机制 |
面上项目 41671281 |
杨明义 |
201701-202012 |
66 |
10 |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泥沙来源对侵蚀环境变化的响应 |
面上项目41671282 |
方怒放 |
201701-202012 |
66 |
11 |
黄土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其产流特征的驱动效应 |
面上项目41671285 |
穆兴民 |
201701-202012 |
66 |
12 |
黄土高原刺槐环境适应机制、成本与群落性状结构及功能变化 |
面上项目 41671289 |
温仲明 |
201701-202012 |
66 |
13 |
旱作农田土壤剖面残留硝态氮高效利用的根际调控 |
面上项目41671307 |
沈玉芳 |
201701-202012 |
66 |
14 |
土壤有效N影响油松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的机制 |
面上项目41671513 |
王国梁 |
201701-202012 |
66 |
15 |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黄土高原全新世生态环境变化与土壤侵蚀 |
面上项目41672180 |
何洪鸣 |
201701-202012 |
84 |
16 |
黄土高原人工生态系统结构改善和功能提升技术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4600 |
杜盛 |
201707-202006 |
1974 |
17 |
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林结构改善与功能提升技术和示范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504601 |
杜盛 |
201707-202006 |
|
18 |
“不同类型退化植被恢复重建技术”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504504 |
张兴昌 |
201707- 202012 |
287 |
19 |
“西北旱作玉米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D0201807 |
李世清 |
201707- 202012 |
644 |
20 |
水土流失型氮磷面源污染阻截技术与产品研发项目中 “研发治沟造地水利设施综合配套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和标准”课题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017YFD0800502 |
符素华 |
201701-202012 |
289 |
21 |
生物多样性变化及保育体系综合评价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YFC0505205 |
何洪鸣 |
201707-202012 |
289 |
22 |
北方玉米养分需求特征与化肥减施关键技术创新与优化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7YFD0201801 |
岳善超 |
201707-202012 |
100 |
23 |
退耕还林重大生态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地理所)2017YFC0506503 |
赵允格 |
201707-202012 |
177.0 |
24 |
硫化氢对缺水环境下大豆植株共生体系水分逆境反应和调控的机理研究 |
中国博士后“香江学者”计划 |
陈娟 |
201701-201901 |
60 |
25 |
黄土高原不同恢复年限草地碳平衡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机制(降水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 |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BX201700200 |
闫伟明 |
201709-201908 |
20 |
26 |
黄土高原水资源承载力动态演变及对退耕还林(草)的响应 |
博士后基金2017M613219 |
耿庆玲 |
201706-201912 |
5 |
27 |
麦田灌溉遥感机理与提取研究 |
博士后基金2017M613212 |
靳 宁 |
201710-201906 |
5 |
28 |
黄土丘陵区退化土地修复与生态产业技术示范 |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KFJ-STS-ZDTP-012 |
张兴昌 |
2017.01-2018.12 |
500 |
29 |
低水多变环境下旱作农田水分、养分循环过程及其高效利用 |
“西部引进人才”项目资助【中科院科发人函字〔2016〕84号】 |
房全孝 |
201701-201901 |
150 |
30 |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微界面过程及环境效应 |
“西部青年学者”项目A类资助【中科院科发人函字〔2016〕84号】 |
方临川 |
201701-201901 |
50 |
31 |
黄土高原典型人工植被承载力分析 |
“西部青年学者”项目A类资助【中科院科发人函字〔2016〕84号】 |
韩凤朋 |
201701-201901 |
50 |
32 |
基于土壤内-外力作用联合驱动的土壤侵蚀发生机制 |
“西部青年学者”项目B类资助【中科院科发人函字〔2016〕84号】 |
胡斐南 |
201701-201901 |
15 |
33 |
冻融对风水蚀交错区土壤可蚀性的影响研究 |
“西部青年学者”项目B类资助【中科院科发人函字〔2016〕84号】 |
马波 |
201701-201901 |
15 |
34 |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壤侵蚀过程与面源污染调控机制研究 |
陕组通字[2017]35号 第九批陕西省“百人计划”创新全职项目 |
刘洪鹄 |
201701-202205 |
100 |
35 |
陕西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土壤检测与评价 |
陕西省农业厅项目201701001-2 |
许明祥 |
201708-201806 |
70 |
36 |
陕西省2017年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 |
陕西省农业厅项目201701002-2 |
许明祥 |
201708-201806 |
15 |
37 |
利用沉降管法研究土壤可蚀性参数 |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7036 |
胡亚鲜 |
201711-201811 |
3 |
38 |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 |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青年科技新星(2017KJXX-83) |
刘刚 |
201708-201912 |
10 |
39 |
黄土高原典型草地植物根系对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 |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青年科技新星(2017KJXX-88) |
王兵 |
201708-201912 |
10 |
40 |
硫化氢和根瘤菌互作共同调控大豆植株共生体系水分逆境反应的作用机制 |
陕西省博士后基金 |
陈娟 |
201701-201912 |
4 |
41 |
旱作农田土壤剖面温室气体周转规律与根系调控 |
陕西省基金面上项目 |
沈玉芳 |
201701-201812 |
4 |
42 |
岔巴沟流域土壤侵蚀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陕西省基金面上项目 |
杨艳芬 |
201701-201812 |
3 |
43 |
黄土高原丘陵区枣树主要物候期及气象灾害变化分析—以佳县为例 |
陕西省基金青年项目 |
郭梁 |
201701-201812 |
5 |
44 |
黄土丘陵沟壑区侵蚀坡面土壤氮转化微生态过程耦联机制 |
陕西省基金青年项目 |
王红雷 |
201701-201812 |
3 |
45 |
饲用甜高粱种质创新及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7NY-065 |
武高林 |
201701-201812 |
10 |
46 |
基于立体摄影测量技术的黄土区侵蚀沟发育过程研究 |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 2017001 |
郑粉莉 |
201701-201812 |
9 |
47 |
黄土丘陵区苹果林蒸散分割及土壤水分生产力模拟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URE2016-2-4 |
王力 |
201701-2019/12 |
15 |
48 |
苜蓿根系应答低磷胁迫的生理生态学机制 |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GAE201705 |
方燕 |
201701-201812 |
10 |
49 |
黄土高原农业系统模拟实验室组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千人计划启动费 |
于强 |
201701- 202112 |
800 |
50 |
土壤侵蚀与碳氮输移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卓越人才”培育计划(2452017028) |
魏孝荣 |
201701-201912 |
70 |
51 |
降水变化对不同恢复年限草地碳平衡的影响机制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启动金/2452017233 |
闫伟明 |
201710-201912 |
20 |
2018年启动项目
序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来源/编号 |
负责人 |
起止时间 |
总经费(万) |
1 |
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 |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722107 |
武高林 |
201801-202112- |
130 |
2 |
植物地上-地下生长关系与功能形状的空间分异规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浙江农林大学)41730638 |
邓蕾 |
201801-202212 |
80 |
3 |
基于超声能量法研究凋落物分解与土壤团聚体作用机制 |
面上项目41771317 |
朱兆龙 |
201801-202112- |
63 |
4 |
侵蚀坡面土壤碳排放效应及多因素耦合作用机理 |
面上项目41771318 |
许明祥 |
201801-202112- |
63 |
5 |
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泥沙连通性对降雨与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 |
面上项目41771319 |
焦菊英 |
201801-202112- |
63 |
6 |
生态脆弱带大型矿区煤田开采后水循环变化及植被响应机制 |
面上项目41771545 |
王力 |
201801-202112- |
60 |
7 |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凋落物分解策略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 |
面上项目41771549 |
上官周平 |
201801-202112- |
60 |
8 |
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群落冠层降雨截留容量特征及其量化 |
面上项目41771553 |
徐炳成 |
201801-202112- |
60 |
9 |
氮肥施用黄土丘陵区白羊草根-土界面碳流过程的影响机制 |
面上项目41771554 |
张超 |
201801-202112- |
60 |
10 |
基于RUSLE模型的黄土高原草地植被覆盖因子研究 |
面上项目41771555 |
王兵 |
201801-202112- |
60 |
11 |
抚育间伐调控黄土丘陵区刺槐人工林水分养分机理研究 |
面上项目41771556 |
陈云明 |
201801-202112- |
60 |
12 |
植物土壤反馈作用对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的驱动机制 |
面上项目41771557 |
薛萐 |
201801-202112- |
60 |
13 |
次降雨特征与植被变化对半干旱黄土区土壤水分补充的协同影响 |
面上项目41771558 |
王飞 |
201801-202112- |
60 |
14 |
陆地水循环过程的综合集成与模拟 |
面上项目41730645 |
于强 |
201801-202112- |
60 |
15 |
黄土高原冻融对水蚀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 |
面上项目41771311 |
马波 |
201801-202112- |
63 |
16 |
苜蓿叶片类胡萝卜素对干旱-复水的晌应及其调控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700335 |
王智 |
201801-202012- |
24 |
17 |
基于磁铁矿粉示踪剂的水蚀定量监测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701310 |
刘亮 |
201801-202012- |
26 |
18 |
侵蚀泥沙粒级对有机碳迁移转化的影响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701318 |
胡亚鲜 |
201801-202012- |
25 |
19 |
黄土高原封育草原生产力对休眠期温度和降雪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701606 |
郭梁 |
201801-202012- |
24 |
20 |
黄土高原旱塬区农田蒸散测算及分割方法比较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应急管理项目41741002 |
王力 |
201801-201812- |
18 |
21 |
应用树木外生菌根菌的杨树溃疡病微生态调控技术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8YFD0600203-3 |
唐明 |
201806-202012 |
76 |
22 |
坡面土壤侵蚀机理与退化过程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C0507001 |
刘宝元 |
201807-202106 |
231 |
23 |
侵蚀退化耕地生产力快速提升技术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C0507005 |
樊军 |
201807-202106 |
243 |
24 |
汾渭平原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D0200404 |
张树兰 |
201807-202106 |
504 |
25 |
黄土区根系残体调蓄土壤水分作用机理研究 |
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3批面上一等资助2018M631199 |
方燕 |
201801-201912 |
8 |
26 |
黄土高原不同恢复年限草地凋落物分解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
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3批面上一等资助2018M631200 |
闫伟明 |
201801-201912 |
8 |
27 |
共生体系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氮循环微生物驱动机制 |
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3批面上二等资助2018M633601 |
樊妙春 |
201801-201912 |
5 |
28 |
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2018T111100 |
郭梁 |
201801-201912 |
15 | |
29 |
土壤侵蚀定量评价与分区防控对策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0040202 |
刘宝元 安韶山 |
201803-202202- |
1175.09 |
30 |
黄土高原坝库工程对河流输沙变化的拦蓄作用 |
中科院人字〔2018〕6号“西部青年学者”项目A类资助 XAB2017A03 |
赵广举 |
201801-202012 |
50 |
31 |
淤地坝水沙变化对坝控小流域侵蚀环境演变的响应机理 |
中科院人字〔2018〕6号“西部引进人才”项目 |
佘冬立 |
201801-202012 |
150 |
32 |
抚育间伐对黄土丘陵区刺槐的影响 |
中科院人字〔2018〕6号“西部青年学者”项目A类资助 |
曹扬 |
201801-202012 |
50 |
33 |
黄土高原区域大数据资源整合与服务 |
中科院信息化项目XH13505-07 |
展小云 |
201801-202012 |
35.0 |
34 |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应用”之专题 |
中科院STS/ KFJ-STS-ZDTP-036 |
杨艳芬 |
201801-201906 |
25 |
35 |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中外源碳输入对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研究 |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018KJXX-088 |
邓蕾 |
201801-201912 |
10 |
36 |
降水变化对不同恢复年限草地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机制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青年)2018JQ3005 |
闫伟明 |
201801-201912 |
3 |
37 |
陕西省黄土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的研究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8JZ3002 |
袁志友 |
201801-201912 |
10 |
38 |
基于磁铁矿粉示踪剂的水蚀定量监测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
2018年陕西省博士后科研配套资助项目 |
刘亮 |
201801-202012- |
7.8 |
39 |
黄土高原封育草原生产力对休眠期温度和降雪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 |
2018年陕西省博士后科研配套资助项目 |
郭梁 |
201801-202012- |
7.2 |
40 |
陕西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土壤监测与评价 |
陕西省农业厅项目 |
许明祥 |
201808-201906 |
50 |
41 |
秦巴山地坡面近自然水土保持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研发项目(2017年度)编号或合同号 |
王飞 |
201801-202012 |
285 |
42 |
陕西省水土保持本底调查与评估利用 |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 -陕西水利水保科技计划项目 |
孙文义 |
201801- 201812 |
161.59 |
43 |
KIA作为农林保水剂和土壤调理剂的用途开发 |
韩国CJ第一制糖(株) |
王仕稳 |
201801-202112 |
136.595 |
44 |
黄土旱塬区农田蒸散分割机制 |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1718 |
王力 |
201801-201912 |
10 |
45 |
早熟、抗倒、耐密油菜新品种选育与中试示范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广处(试验示范站(基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 TGZX2018-3 |
李红兵 |
201810-201912 |
10 |
46 |
气候变化背景下高产高效雨养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 |
国家外国专家局-外国文教专家聘请计划学校常规聘专项目 |
王百群 |
2018.01-2018.12 |
2 |
47 |
杨凌示范区院士专项资金 |
杨凌示范区 |
邵明安 |
201801-201812 |
100 |